朱乃正

籍贯 :  中国

人物介绍

【勿用】

中国浙江省海盐县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受吴作人、艾中信、王式廓等先生指导。1959年春分配到青海省工作,在青藏高原工作21年。期间历任青海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人大常委。1980年春调回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展览记录
1955年 二年级时画素描《维纳斯》,后参加当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素描教学会议的学术展出。 1957年 5月深入河北太行山区生活。画了一批人物与风景油画。曾赴河北省徐水县大王店大炼钢铁,并在当地画壁画。回校继续学习至毕业。 1959年 3月分配至青海省文联工作。5月即赴柴达木体验生活。途经大柴旦、小柴旦、锡铁山、冷湖石油工地、格尔木、盐湖、哈萨克族地区。完成一批油画与水粉画、速写。 9月参加青海省庆祝建国10周年美展的筹备工作,并展出近十幅作品。冬季赴海南州藏区,正值草原大面积开垦。期间作小幅油画写生。 1960年 水粉作品《河湟洗衣》,首次参加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正值生活困难时期,常被派至州县,帮助单位解决生活食用之需。 入冬后,参加人民大会堂青海厅设计创作组。作大幅布上水粉画《柴达木》。 1961年 年初即赴北京,参加人民大会堂青海厅的陈设布置。数月后回省继续作水墨画《草原晨曲》,为青海厅陈列作品之一。 1962年 油画《雪原风情》完成,5月接受藏族史诗《格萨尔》插图任务。半个月紧急突击,15天如期完成彩色插图10幅。其中多幅参加全国美展。是年仲夏赴海南州贵德县农牧区深入体验生活作画。 10月回沪省亲,完成《格萨尔》续集插图10幅。期间开始构思《金色季节》的创作,并作草图。 1963年 继续为《金色季节》作素描稿,与油画原作等大。夏秋间完成油画。同时完成《五月星光下》。两幅作品同时参加甘、青、新三省区美术巡回联展。后又送至西安展出。是年冬,社教运动已是前奏。创作油画《砸碎奴隶的锁链》与《草原儿女》,准备翌年送全国美展。 1964年 《金色季节》选送至全国"公社风光"画展,至沪、宁、皖等地巡展。后辗转至长安美术出版社编入画集。 1965年初至1966年春参加青海省农村牧区社教运动,后期回省参加"社教展览--阶级教育"。画过若干套连环画、村史画、漫画等。 1966年 6月至1971年初开始配合大字报、大批判与政治运动完成各种展览版所需要的漫画、连环画、插图等。亦曾画大幅水粉画:《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组画,配合宣传样板戏,展示于西宁市大十字百货大楼橱窗。 1972年 春季于沪省亲时完成《第一次出诊》(水粉)创作。运回青海审选通过后再运送北京参加当年全国美展,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在京参加该展的改画小组,组长为靳尚谊、赵域。曾为许多作品"修改",其中有汤小铭《鲁迅》一作。期间与青年画家孙景波、陈逸飞、广廷勃等人晤识。《第一次出诊》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仲夏赴青海省甘甫藏族自治州牧区,在郎木寺一带活动作画。 1973年至1975年基本上未能从事自己创作,期间大部分工作为各种政治性展览做美术杂务:宣传画、连环漫画、美术标题字、抄写说明文字、裱糊版面、锯字……曾去州县收集展览素材,也随手画素描人像。夜间借昏暗灯光画素描人像。 1976年 冬"四人帮"被粉碎后,与同行数人自从入川开始,就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作远游,经云、贵、川、湘、陕、甘诸地。一路作些小油画写生。 1977年 为当年全国与全省纪念建军节"八一美展",举办省创作学习班,辅导全省业余作者创作。同时完成《星星之火》(油画)与《让革命骑着骏马前进!》(水粉)。后者选入全国"八一美展"。 1978年因某些客观原因,未能作画。开始调到省外,一直未遂。 1979年 创作《春华秋实》(丙烯三联画),参加当年庆祝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获奖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当年命途渐转。被省委任为青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主持协会常务工作,并领导组织全省国庆美展。该展曾在中央电视台转播。 是年当选为青海省人大代表并选为省人大常委。 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化会与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开始酝酿作《银色的梦》(水粉组画)。去祁连山、黄河上游沿岸农牧区、青海湖等地写生。 1980年 出版《朱乃正素描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8月正式调离青海,告别生活了二十余载的西北高原,回母校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为油画系第三画室副主任。襄助主任詹建俊先生,担负素描、油画、创作等课程。 来京后即加入北京市油画研究会,并在教学之余首先创作《青海长云》, 参加研究会主办之第二届展览。展后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在教学同时,在画室作人体研究,其中一幅《秋》为日本友人收藏。 由此开始试探水墨画的创作与书法的创新问题。 1981年 旧作《金色季节》赴香港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大型院展。参加中国赴巴黎"春季沙龙"大展,于大皇宫展出。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此作历遭劫难,至此方得归宿。另一作《五月星光下》亦参加是年北京市美展并获奖。 另外还创作了一批作品,《春风》(丙烯、油画),参加北京市美展。并被收藏。《鸣泉》(丙烯、油画),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美展并获奖,为民族文化宫收藏。《青海湖》(丙烯),为广州白天鹅宾馆壁画。《黄河源》(油画),由河南黄河水利委员会收藏。夏天带学生夏小万、曹立伟、季云飞等赴青海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活月余。随身携带小油画箱作小型风景画,如:《宁静》、《闪光的河》、《小水潭》等,均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 1982年 作品有:《女画家瑶子》(油画),日本友人收藏。《真真》、《大漠》(油画),中国美术馆收藏。《长河》(油画),日本福冈美术馆收藏。《九寨沟四季》(丙烯四屏联画),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晴雪》(油画),北京市美协收藏。《爽秋》(油画),友人私人收藏。 1983年 作品有:《东海角》、《女青年》(油画),中国美术馆藏。《小骏马》(油画),日本人士收藏。 1984年 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授予副教授。是年创作油画《国魂--屈原颂》,参加全国美展,获铜牌奖。中国美术馆收藏。《夏之梦》,参加北京市美展。赴山东济南参加第四次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继续当选为理事,并任中国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参加黄山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于日本千叶县举办水墨画个展。 1985年 参加"当代油画展"(北京)的新作有:《临春》、《春雨》,中国美术馆藏。《归巢》,自藏。曾先后赴日本、香港、俄罗斯等地展出。6月赴云南游石林、瑞丽与大理。 1986年 作品《奔云驰雨》、《云醉高原》(油画),日本私人收藏。《初夏》(油画),画友收藏。入夏赴甘肃、青海、新疆作画并讲学。重越日月山,进龙羊峡水电站工地,游吐鲁番、高昌、交河古城。在日本名古屋举办水墨画个展,被称为"中国的鬼才"。是年在中国美术馆,由国际艺苑主办首届水墨画展,与吴冠中、袁运甫、肖惠祥四人作品联展。 1987年 3月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晋升为教授。大幅作品《鸿》(油画泼彩),参加国际艺苑主办的第二届油画展。随文化部观察团出访美、英、法三国与出国留学人员、海外学子、画友见面交流。倡立"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艺术研究会"。创建"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出版《朱乃正作品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参加在山东牟平养马岛举行的全国美术院校油画教学会议。由青海电视台刘郎编导的艺术片《梦界--朱乃正的艺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共40分钟,引起美术界的兴趣,评价甚高。 1988年 出访阿根廷,举行个人书画展与作学术报告。书画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北方吐库曼、南端的乌斯怀亚三城市展出。作品《女人体》参加人体大展,后因"模特风波"展出后数日退展。 1989年 年初倡议美院青年艺术研究会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素描大展"。《朱乃正水墨百图》出版(广西人民出版社)。5月出访日本,于东京西武百货店举办"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游名古屋、箱根等地,6月底于学院检查壁画系毕业生创作时,突患脑梗塞,住院治疗数月,出院后在家休养。 1990年 病情好转,复出工作。为德国签名画册《Signatur》作诗书画兼有的水墨作品近30幅。 1991年 4月随古元先生等组团访问日本,参加"中国现代绘画展",本人作品《临春》展出。游富士山。因身体病由,向文化部提出辞呈。筹备"20世纪--中国"全院大展。先后完成油画《西部风》系列之一、二、三、四。于国际艺苑美术馆展出。入冬后作油画《冬至,春远乎》,时值冬至,大雪飘扬之日完成。于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20世纪--中国"大展中展出。后被台湾私人收藏。 1992年 看夏之际,文化部正式批准辞去副院长职,仍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出版《朱乃正小型油画风景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8月赴新加坡举办小型书画展和介绍中国油画讲座。继续完成《西部风》系列。准备参加"具象油画展"。 1993年 完成作品《西部风》、《云团》、《青海湖》、《云体》、《流霞》、《月晕》。诸作皆参加4月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具象油画展"。参加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主办之中国油画艺术研讨会。参加广州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并任艺术委员会主任,送6幅水墨画展示。 1994年 参加第二届全国油画展的筹备与评选工作,任组织委员与评委委员。完成《五月雪》一作送展。油画《高原魂》参加嘉德拍卖会,成交。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总评委,特邀参展作品《五月雪》。油画《五月星光下》(1963年)参加嘉德拍卖会,成交。参加中央电视台"新铸联杯全国油画、中国画精品大奖展"评选委员会。特邀参展作品《陇右行》(水墨画)。参加美院素描教学研讨会、创作教学讨论会。赴甘肃兰州参加中国艺术节,并重游甘南拉卜楞寺与郎木寺。参加广州"中国艺术博览会"以艺委会主任出席开幕式。12月20日德国出版《朱乃正签名画册》(Signatur)。1995年元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专栏介绍。是年11月22日、23日借川釜火锅城,至亲朋好友与同学、学生欢聚一堂为花甲之年祝寿。秋后书写大小册页近10本,赠周思聪、孙景波等画友。 1995年 初夏随古元先生出访澳门,并到中山市访问古元先生家乡故居。继续完成:《陇原寂寂》、《最后一抹霞光》、《源头雪拥》、《雾光腾耀》等9幅油画,参加5月美院油画系教师新作展。筹办"朱乃正60小书画展",作大量小书法与小水墨画,以备展出。"朱乃正60小书画展"经过数月筹备。总监由张路江担任,展厅总体空间设计由陆志成担任,终于在10月25日开幕(欢迎式)。同时举行"朱乃正60小书画展"与德国签名画册《Signatur》首发与赠书仪式。赠送单位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青海省文联。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于中国美术馆东南厅,反响甚大,各大报刊与媒介均有配合(详见"60小书画展"资料)。中国油画学会正式成立,本人任学会副主席,成立大会借欧美日学会举行。 于11月31日起随王琦先生率领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至德国杜塞尔多夫访问,为期15天,顺游科隆、狄特尔与西北莱茵州等中小城市。直赴荷兰、卢森堡例览参观博物馆。拜观伦勃朗《夜巡》等名作。 1996年 同窗好友著名画家周思聪去世,作挽联"心为风雨人生而碎,魂归清安"。开始筹办学会两个展览:①学会年展;②百年中国油画肖像艺术大展。美院油画系成立基础部,学制两年,聘为顾问,帮助制定教学大纲。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画家《朱乃正素描作品集》终于出版问世(1991年早就付稿)。设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中国公司标徽与高级礼品。第一季度内完成油画:1.《黄土坡之金秋》(贺赠妻子玉英寿庆);2.《路》系列之一;3.《朝暮》(60自作志庆);4.《幽绿华彩》;5.《春丝垂拂》;6.《山花春发》。 5月22日参加全国文联举办千名文艺家万里采风团赴山东淄搏齐鲁石化公司,深入基层车间,与公司业余书画家交流。为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完成《春风拂起》一作,并参加送展作品的评审工作,在9月开幕式上致词,撰写首届展与画册的前言。去新疆塔里木盆地石油指挥部所在地库尔勒市,对500公里的沙漠公路与胡杨林印象殊深。游天山,与1974年境象大不同,已是旅游热点,游人如云。完成人民美术出版社约的文集《朱乃正品艺录》所有文字、插图稿。参加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会,任评委主任。门头沟九龙山"林泉山居"画室10月大体装修完工,而今稍得宽余,增加画室空间,可作大画矣,以补往昔蹉跎岁月。 1997年 与作家杨志鹏策划庆祝"'97香港回归百家中国瓷艺展"事宜,作艺术瓷画《雁归来》并为展览撰前言。文代会召开。招收研究生,进行专业考试与评分审选,招应届中国美院油画系毕业生李荣林。为赠送香港大型碑刻书写香港基本法有关章节。春节前赴黄山。除夕夜领略黄山一片银色世界。吴作人先生辞世,作挽联痛悼。 3月参加八届五次政协会议。 3月陪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柯拉培克教授西部行,由西安出发至兰州,再去敦煌,参观考察了碑林、茂陵、霍去病墓、敦煌、榆林窟等我国优秀艺术遗产。 3月20日邓小平去世,是日作《雪》一画。 4月9比"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开幕,主持开幕式,10日参加研讨会。 4月18日偕妻赴德访游考察,同行者有马路、吴长江,至6月19日返归,期间曾到德国杜塞尔高夫、科隆、柏林、波茨但、德雷斯顿、亚琛、荷兰阿姆斯特丹、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比萨、庞贝、维苏威火山、那不勒斯、索伦托、米兰、威尼斯、法国巴黎等地。参观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亲眼拜赏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大师巨匠不朽之作。对欧洲开始大量修复、粉刷古代建筑、雕刻、绘画以适应旅游业的盲目发展需要,实则是无形有形地破坏历史文化,深为忧愤,此为世界性的问题。 7月1日香港回归,举国欢庆。是夜借贵宾楼9层观赏天安门烟火礼花。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中专题介绍--《油画家朱乃正》。下半年开始有序列创作风景画,探索源自中西绘画传统而又相互交融的一种山水画境界,不断积累,为下世纪初举办一次大书画展做充分准备。捐献给母校--中央美术学院5幅小油画:《雪后老屋》、《水上船家》、《晨雾》、《宁静》、《天欲雪》。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