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声

籍贯 :  中国

人物介绍

【勿用】

1939年生于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长。其作品入选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届美展等全国性美术展览,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大展。1999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个人画展《马振声画展》,出版个人画集,作品被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展览记录
1959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64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 1966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研究生; 1973年 分配到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从事美术创作; 1978年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0年 同年冬赴四川简阳农村搜集素材并创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小说插图; 中国画《酒歌图》(与朱理存女士合作)参加“第五届全国美展”获铜奖,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1年 春创作中国画《征途》,参加建党60周年全国美展; 9月开始创作中国画《陆游》、《辛弃疾》,参加由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选题画展”; 10月在成都玉林馆四川美协主办的中国画创作班,做辅导工作,并同时开始画《赛牦牛》; 1982年 任重庆市国画院副院长; 7月创作中国画《逢场》; 10月举办“重庆国画院作品展览”,参展作品有《陆游》、《逢场》、《辛弃疾》等; 1983年 秋创作中国画《巴山夜话》等一系列作品; 1984年 春季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重庆国画院作品展览”; 春赴南京,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重庆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 6月创作中国画《春醉八仙》; 同年10月赴南京参观“第六届全国美展”,同时赴黄山写生; 12月赴北京参观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中国画《陆游》获得银奖; 1985年 开办重庆画家之村; 创作中国画《山路》、《送猪图》等作品; 创作中国画《赛牦牛》,参加“首届奥林匹克体育美展”,秋季随体委返京; 1986年 7月29日-8月5日应澳门市政厅政府和贾梅士博物院邀请,赴澳举办“马振声、朱理存伉俪人物画展”; 1987年 应新加坡豪珍画廊和市区重建局邀请赴新举办“马振声、朱理存伉俪人物画展”; 1988年 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4-6月创作《茅台酒的传说》大型石刻草图; 7-10月中国美协组织“中国美术家丝绸之路”考察团,历时两个月赴新疆采风; 1989年 石刻《茅台酒的传说》; 创作中国画《乐师》,参加中国画研究院在昌平举办的中国人物画创作研讨会; 1990年 5-7月赴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讲学; 1991年 创作《聊斋》、《山色苍茫》、《假寐图》等作品; 11月7日-12月5日,北京,“叶浅予行路团画展”、师生展、帅府园展览; 1992年 为中国著名作家艾芜先生塑像,成都新都挂湖公园—艾芜陵园; 创作石雕《难解难分》,参加“全国奥林匹克体育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5月-7月为纪念蒋兆和90周年展览在中国画研究院仿制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 10月-11月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讲学(素描课); 1993年 携中国画40幅赴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 国画《聊斋》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一等奖; 1995年 在西苑创作中国画《乱吹戈壁陇沙起 桃杏花开分外红》等作品; 4-6月为赴日展览,和姚有多合作仿制《流民图》前半段,赴日本展出; 1996年 创作水墨画《赶集》等,参加中日水墨画联合画展; 携《火把节》等每人5件作品参加在青岛举办的“叶浅予师生画展”; 1997年 5月创作山水画《云渡巫山》重庆直辖画展,7月赴福州参加联展; 创作大型石雕《源远流长》,参加青岛国际艺术节美术展览; 9-10月携韩国硕士研究生到西南师范大学讲学; 11月赴中国台湾访问,参加中韩之画联展; 1998年 筹备个人画展,创作《曹雪芹》、《盲人摸象》、《虎背逃禅》、《老人与羊》等; 1999年 任重庆市国画院名誉院长; 创作《笑问客从何处来》、《屈子行吟图》、《瞎子摸象》等作品; 6月在中国美术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等单位主办“马振声画展”; 12月在重庆国画院举办《马振声•朱理存画展》; 2000年 作品参加“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 作品参加“第六届国际艺术节中国画大展”; 2001年 作品入选“百年中国画”展览; 作品参加“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陆游》参加“百年中国画展”; 3月在苏州美协创作中心举办“马振声、朱理存、孔紫三人联展”; 元月多副作品参加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厅举办的“中华世纪之光—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大展”; 5-6月应泸州蒋兆和艺术馆之邀为蒋兆和先生塑像; 7月建党八十周年创作中国画《鲁迅与瞿秋白》并被收藏; 2002年 赴韩国参加“国际美术邀请展”; 为京西宾馆创作《欢腾的塔什库尔干》; 创作中国画《告别老屋》,参加纪念重庆直辖市成立五周年“新重庆中国画展览”; 中国画《诗人杜甫造像》和《昨夜松边醉倒》赴韩国安城参加“国际美术邀请展”; 作品《诗人杜甫造像》参加“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50家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览”参展; 作品《葡萄熟了》参加在炎黄艺术馆举办的“2002情系新疆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并获得黄胄艺术基金奖; 2003年 创作中国画《巴金像》,现代文学馆收藏; 2004年 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长; 协调和组织了由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泸洲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第二届人物画展暨纪念蒋兆和先生诞辰100周年; 作品《南江十月》参加“世纪风骨—中国当代名家展”; 组织蒋兆和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动,任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长; 2005年 作品参加“远大杯第三届北京双年展”备选资格展; 作品参加“当代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美协主办); 作品参加“世纪风骨—中国当代名家双联展”; 出版《“心与神会”—马振声画集》; 2006年 作品《戴月归》参加“世纪风骨—中国当代名家双联展”; 作品《牧归图》特邀参加“楚风江韵画展”,(武汉省政府、武汉文联主办); 作品参加“正当代•盛世中国画—中国美术出版界题名最具有影响力画家百人作品展”作品参加《老人和羊》参加“远大杯第三届北京双年展”备选资格展; 2007-2009年 主持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及系列学术研讨活动; 2007年 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 作品《百叠泉》特邀参加重庆画院主办的“秀美乌江—写生邀请展”, 7月参加韩国木浦市海洋文化节中韩联展; 作品《辛弃疾诗意》参加“银谷艺苑—山东济南展”; 《无边落木萧萧下》参 加“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成立作品展”; 应邀参加山西省“首届书画艺术暨革命老区写生创作活动展”(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等主办); 作品《戴月归》特邀参加“重庆•立场—中国当代艺术大展”(文化部、中国文联重庆市政府主办); 作品《给祖国带来了春天的老人》特邀参加“椰城书画论坛画展”,(海南省海口市政府、海口画院主办); 作品《阿波美皇宫与盖拉德舞蹈》参加“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世界多国巡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文联等主办); 2008年 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2008届博士生中国画、书法专业毕业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主席); 受聘为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七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6月创作《国难兴邦》; 应湖南电视台邀请创作《彭德怀》; 创作《音乐家雷振邦像》(邮票); 创作中国画《行旅图》随神州七号升空并到发射基地酒泉参加交接仪式; 中国画《姑娘追》参加“奥林匹克体育美术大展”,同时在北京中韩“山与海的联谊”展览; 2009年 筹备蒋兆和诞辰105周年纪念活动; 去澳门和珠海参加中央文史馆书画院作品展; 4月中国画《一年之计》参加“民生•生民—中国水墨画学术邀请展”; 6月底同朱理存共同完成历史重大题材《川西三月》创作; 12月组织召开蒋兆和艺术研究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和学术研讨会; 2010年 随友联画院赴日本展览,访问北海道等地; 创作李白《将进酒》、王羲之《爱鹅图》; 作品《素描》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素描大展,展出1956年素描作品; 2011年 作品《曹雪芹造像》参加“人文 北京—中国人物画邀请展”,(由北京文史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 2012年 作品《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参加“中白建交20周年—中国画名家展”(由中央文史馆书画院,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主办);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