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潮

籍贯 :  广东

人物介绍

  刘昌潮(1907——1997)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石涛研究会顾问、中国手指画研究会顾问、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省汕头市文联名誉主席、广东省汕头画院名誉院长、广东省政协1-5届委员、广东省汕头市政协副主席
  著名国画家刘昌潮、室名不烦斋。生于广东省揭阳市桂林乡。早年师从岭东孙裴谷先生,二十年代刘昌潮先生就读于上海美专,受教于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诸闻韵、王个簃诸大家。继承、发扬了一代宗师吴昌硕的艺术传统。潘天寿、诸闻韵、谢公展分别对其画作作出“流水斜阳秋意淡,婆娑老树在苍茫……昌潮山水得石田笔法。”“用笔遒劲,食古力深”、“老辣似天池,苍润学李鱓”的评价。刘昌潮的一生是勤奋不倦,从事国画艺术研究和创作的一生。他提出:“中国画要达到理、气、趣的艺术境界,画的内在的美和精神,才能表达出来,才能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教育和熏陶。”这种具有时代感的艺术理念使他在具有厚实功底的基础上,升华出“昌潮风格”来。先生始终谆谆教导,诲人不倦,学生遍布海内外,更有家族传承,刘昌潮一门三代皆为画家,《刘昌潮、刘家骥、刘严玉莲、刘洋三代画展》早从一九九二年起先后在汕头、广州、澳大利亚、法国巴黎展出,诚如吴南生先生所赞“松竹千秋翠,桃李满园芳”。
  刘昌潮的作品四帧在一九三0年编入《岭东名画集》。出版《刘昌潮画集》(二集)、《刘昌潮、刘家骥、严玉莲、刘洋三代画集》、《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名家•刘昌潮》(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刘昌潮作品被加拿大、泰国、日本、新加坡国家级单位收藏。
作品

山水图

赤城霞

熔化铁山嶂

上滩图

农村俱乐部

竹石图

兰石图

兰石图

绿竹成帏

竹石图

野趣

郊游所见归而写之

声如戛玉

清声戛玉

竹里秋风应更多

墨竹图

幽芳

兰石图

枝枝长带好风多

柳阴清趣

春风春雨洗妙颜

山溪垂钓

山居图

坚筠硬节凌霜雪

清供图

兰花生空谷

报春

野趣

山水

素秋

柳阴垂钓

岸阔天高

枇杷

菜根香

串串明珠夜有光

幽芳

晨起江边看竹枝

映日荷花

玉无瑕

雨后郊游所见

山居

牡丹

棕榈

写得一枝清瘦影

古雪

富贵花开

海棠

常青图

高风

梅竹图

庭前兰竹

竹石图

竹外一枝斜更好

朱竹

报春

墨竹

朱栏杆外好秋光

莲池

松石梅竹图

恋花图

竹翠兰芳

双清

泼墨山水

老来娇

满园春

五月红

富贵花开

竹石

屋边荒条绿成帷

竹石图

兰石清趣

夏熟

雨晴风定亭亭立

山高水长

长青图

书法·黄宾虹画语录

书法·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

兰竹石图

墨葡萄

兰花生空谷

墨葡萄

荷塘

红梅

新年节节高

兰石

竹石图

岁寒三友

苍虬

大吉之年

野趣

高风

老竹挺拔 新篁得意

三友图

秋之光

指墨荷花

揭岭野人

不烦斋

昌潮

刘昌潮印

书法·浑厚华滋

书法·录《诗篇》第一百十一篇

书法·自题

书法·杜牧诗

书法·自题

书法·张华云诗

书法·自题

蕉菊

竹石

荷塘秋色

三千年结实之桃

兰石清趣

松气如云

霞气

明珠串串

竹石图

郊游所见

夏熟

枫叶荻花秋瑟瑟

坚筠劲节

豪迈凌云

不烦斋

一管春秋

未出土时先有节

枇杷

翠竹流泉

天竹

石榴熟了

五月荔枝红

新翠

幽芳

双清

横塘荷影

兰石图

枝枝长带好风多

坚筠硬节凌霜雪

野趣

菊为重阳冒雨开

五清图

芙蓉

采菱人

山雨欲来

松梅灵芝图

新翠

绿竹成阴

水墨山水

满目青山夕照明

年年仗你报平安

祝寿图

金错刀

夏熟

白头牡丹

安排花果过新年

双娇

兰石图

竹石

岭南荔枝

凌霄花

新翠

墨竹

满园春

三清图

鼎兰

兰竹石局部

兰竹石

露华

露气

新笋掀天

青山绿水好放牛

梅兰局部

梅兰

山水图局部

鹰击长空

水墨林鸟

露气

高山仰止图

结庐溪滨图

荣誉与成就